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

新聞熱線:4000-2300-35 QQ:516396333

世上最孤獨的職業(yè):一個90后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的自白

來源:新浪新聞  作者:網(wǎng)站編輯  熱度:℃   發(fā)布時間:2016-04-28
    早上八時,穿過熱鬧的門診大廳,上電梯五樓,沿著東面的走廊一直走到盡頭,進入一個藏在安靜小角落里的辦公室,徐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徐前在等待,等待一個電話的響起,但他從來無法預測時間。今年25歲的他,職業(yè)是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雖然是名“90后”,但徐前在這個行當里已非新手,到目前為止,他已成功協(xié)調了22例捐獻案例。
    現(xiàn)在,全國有1500多名人體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他們要與處在悲痛低谷的潛在捐獻者家屬同行,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一新興職業(yè),也被認為是最孤獨的職業(yè)之一。
    短發(fā)、灰色襯衣、白大褂,溫和的笑容,徐前看起來和普通醫(yī)生并沒有什么不同。

  

    半年不到只剩3人

    一年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器官捐獻管理辦公室在全院招兵買馬,徐前覺得“好奇”,想試一試。與他同去還有醫(yī)院其他科室的幾位同事。沒過多久,辦公室就走得剩下了三個人。
    徐前并不打算走。他把這個決定告訴安徽農村的父母,“他們不懂,但我會跟他們充分地解釋?!?/span>
    “其實勸捐的成功率不及三分之一?!毙烨霸缫寻咽‘敵杉页1泔垺?/span>
    作為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徐前“出師后”的第一單就敗得很慘烈。2015年年初,他接到韶關粵北醫(yī)院打來的電話:一位中年男子發(fā)生車禍,他的妻子和女兒有器官捐獻的意愿。根據(jù)主治醫(yī)生的敘述,病人捐獻條件不錯。
    說走就走,雖然已到了下班時間,徐前來不及吃飯就跳上車,隨身只帶了個面包充饑。
    路上的那幾個小時對徐前來說很煎熬,“我來回琢磨,怎樣說親屬才容易接受?會不會被他們一句話就問懵了?會不會被認為年輕沒經驗?”徐前幾次掏出手機想打電話,但他“找不到人講話”,只能就跟司機聊起來。
    當天夜晚九點多,徐前到達粵北醫(yī)院,一刻都沒耽誤,他轉身就去見了家屬。
    在會客室,只剩下他和車禍受害者的妻子、女兒三人。他記得當時說的第一句話是,“非常感謝你們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

  

    勸捐失敗如家常便飯

    “我看見他女兒的眼淚一下就出來了?!毙烨坝X得應該給她們一點時間,“如果家屬比較痛苦,情緒比較激動,我會靜下來,停一停?!?/span>
    徐前記得,當時病人腦損傷已經達到不可逆的狀態(tài),屬“腦死亡”,完全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心跳。
    “但家屬覺得只要病人有心跳就還活著,他們還沒有真正接受病人已經過世的事實”。當徐前提出捐獻,家屬認為是在正式宣告死亡。
    “我不得不告訴她們,但凡病人有好轉的跡象,我都不可能出現(xiàn)在她們面前,跟她們講解捐贈的事?!闭f話時,他有意壓低了音量,“她們必須要認識到自己親人病情的嚴重性?!?/span>
    徐前拿出宣傳資料,講述捐贈流程。流程很復雜,第一次講述,他用了一個多小時,心里一直擔心,“不要說漏什么。”
    病人的妻子表示,要回去告知父母,她給病人在外的哥哥和弟弟打了電話。通完電話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兄弟二人極力反對。
    徐前很想爭取一下,希望能親自和兄弟二人通電話,但病人的妻子沒同意。
    “在農村,家里男人死了,只剩下兩個女人,她們將來還要生活下去,必須考慮男方家庭的意見,所以不敢做決定?!毖垡姏]什么希望了,徐前只好悻悻返回廣州。

  

    無論好壞學會等待

    第一次失敗的經歷對徐前的打擊有些大。他向領導提出要跟前輩再學習一段時間。
    事后,他多次回憶當天的細節(jié),覺得自己在處理的過程中似乎并沒有問題,“實際上,最終能不能捐贈成功,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比如說,有的家屬捐贈意愿很強烈,但經過專業(yè)檢測,身體不符合捐贈條件;有的愿意捐贈,身體也符合條件,但在處理捐贈的過程中,病情急轉而下,來不及實施手術;還有的捐贈者一直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生命,家屬考慮時間過長,錯過了捐贈手術時機。很多時候,是家屬們的意見不統(tǒng)一,最后反對的一方占強勢……”徐前說,捐贈的窗口期其實很短暫。
    在國際上有三種認定死亡的標準,一是心臟死亡,二是腦死亡,三是心腦都死亡。一般情況下,做捐贈手術最好的時間,是腦死亡后,靠呼吸機和藥物能暫時維持心跳和機體功能運轉。
    “但在我國傳統(tǒng)觀念中,只有心臟停止跳動才算死?!毙烨罢f,如果心臟停止跳動,短時間內不進行手術,就會錯過最佳時間,所以每次接到電話,他必須馬上出發(fā),爭分奪秒。
    “從考慮到決定捐獻,最快的幾個小時就能決定,有的卻要兩三天?!毙烨耙獱幦”M量縮短時間,但又讓家屬有充足的考慮。
    “即便是十萬火急,也不會焦慮催促?!毙烨帮@露出超越年齡的淡定,“要充分表達,然后學會等待?!?/span>
  

    一條底線

    不影響捐贈者家庭和諧
    等待的過程總是很漫長。而且,更多時候等到的都是一個讓人失望的結果。為此,徐前患上了 “手機恐懼癥”,既期待來電,又害怕來電。
    2015年年底,徐前接手了一起案例,同樣發(fā)生在粵北人民醫(yī)院。一名20歲的男子,騎摩托車摔傷,經過醫(yī)院搶救無效。這個年輕人是家中獨子,沒有成家,沒有孩子。他的父親和大伯希望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續(xù),愿意捐獻他的器官。
    得到這一消息后,徐前火速趕到醫(yī)院,與他的父親和大伯見面。捐贈的事基本談定,孩子的父親打算回家收拾一下行李,徐前則返回廣州聯(lián)系手術事項。
    第二天一大早,徐前帶著救護車就出發(fā)了,快到粵北醫(yī)院時,他接到了孩子父親打來的電話。這位父親一晚上沒睡覺,因為孩子的母親以死相要挾,不同意捐獻。父親說,他希望醫(yī)院能再給多幾日時間,來說服孩子的母親。
    “如果捐獻影響家庭和諧,我就不勸了?!毙烨坝行┌脝?,不過馬上冷靜下來,“捐獻以自愿為原則,是對生命的尊重?!?/span>
    當然,一氣呵成的案例也有:“這樣的家庭有一個共同特點:有一個明事理,又能主導大局的家庭成員?!毙烨坝龅骄柚钛杆俚囊焕?,從講解到決定,只用了三個小時。

  

    一個習慣

    為捐贈者穿衣默哀
    一年來,徐前多了個習慣。
    從第一單勸捐開始,徐前堅持為每一位逝去的捐獻者穿衣,“接觸了這些家庭,感到非常敬佩,希望他們走之后,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
    給捐獻者穿衣服時,還需要手術醫(yī)生的協(xié)助,一起將衣服穿好,“在臨床,我們給過世的人穿衣服,其實很常見”。
    手術結束后,大家會在手術室為捐獻者恢復儀容,并舉行一個簡短的默哀儀式,表示對捐獻者的崇高敬意。
    “沒有好脾氣根本做不了這事。”徐前有好多次“里外不是人”的經歷,本來和妻子約好一起過紀念日,剛坐下來點好菜,一個電話來了,必須馬上走。
    類似狀況出多了,家庭矛盾自然不少,徐前覺得這還不算壞,“最壞的是家人沒陪成,勸捐也沒談成。”徐前說,他暫時還沒抑郁到需要找心理醫(yī)生,大概是因為比較擅長忘記。
    徐前也會遭遇不明情況家屬的辱罵,至于具體詳情,他說,“已經忘記,不想再提。”

  

    側記

    需求:30萬人
    捐獻:2766人
    中國每年約30萬人需器官移植,而去年僅2766人捐獻,是世界上器官捐獻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非常嚴重的短缺局面”,國家衛(wèi)計委副主任王培安甚至曾用“一場堅決的斗爭”來形容問題的嚴重程度。記者從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取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3月31日,全國已成功捐獻6664例,而廣東省已完成捐獻1083例,占比五分之一,居于全國首位。
    廣東省每年的捐獻案例也居于全國首位。近年來,廣東省捐獻數(shù)量增長迅速:2010年15例,2011年34例,2012年113例,2013年163例,2014年大幅提高到246例,2015年增加到398例。
    根據(jù)最新統(tǒng)計顯示,全國在冊的人體器官捐獻協(xié)調共有1512人,廣東省僅有51人。2014年以前,協(xié)調員主要來自于紅十字會,2014年之后,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出現(xiàn)一批專業(yè)協(xié)調員。徐前就是來自于OPO的一名專業(yè)協(xié)調員。
    在結束采訪時,記者問徐前還能在這個崗位上堅持多久?徐前坦誠,最開始的日子里,覺得特別孤獨,看著一些同事的離開,看著同齡人創(chuàng)業(yè)成功,也有焦慮的時候,不過,后來認識了很多同行,有了交流的圈子,才慢慢想明白,“勸捐雖然與臨床不同,但這也是一份救死扶傷的工作”。
              至于還能堅持多久?他說,現(xiàn)在有很多困難,但相信自己能堅持下去,希望能有更多的小伙伴參與進來。

責任編輯:田媛

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榮譽出品

行業(yè)合作:孫女士:028-85056429

手機:18780127311  郵箱:516396333@qq.com
聯(lián)系電話: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環(huán)路南四段22號

Copyright © 2010 - 2016 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