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近來已成為家長們極力熱捧的一個詞,與當年“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父母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牛蛙”——學習比別人好,才藝比別人多,為此,請名師、報培訓班等成為家長各顯神通的不二法門。 (原標題:"牛娃"要"重金"打造?80后家長:3年輔導班花6萬) 不知何時開始,“牛娃”成為讓眾多小學生家長羨慕嫉妒恨的一個熱詞。揚子晚報記者在開學前做了一個以“牛娃”為主題的調查發(fā)現(xiàn),與過去的優(yōu)秀學生相比,“現(xiàn)代牛娃”似乎更側重學業(yè)成績,各類學科競賽成了牛娃比拼的“課外戰(zhàn)場”,為此,好多孩子從小就要經歷培訓班的百般“磨礪”。而“城市牛娃”的軍功章背后,家長的作用不可小覷。除了學習上要請名師、報培訓班,在特長培養(yǎng)、課外活動組織以及各項評比上,家長也是各顯神通?!俺鞘信M蕖保瑸楹卧絹碓诫x不開父母的一路“扶持”? 痛心!“現(xiàn)代牛娃”培訓班里“鍛造” 牛娃培訓班3個起步?3年輔導班報名費花6萬 “輔導班里要投入家長一半的工資?這個數(shù)字改成2/3都不為過?!比饺綃專ɑ┱f。 冉冉在南京一所知名小學就讀,開學就要升入六年級了。從小學二年級起,她的“奧數(shù)之旅”便正式開始?!白铋_始給她報班的想法,是想糾正她考試總是粗心的毛病,有個老師幫我們管管。”在朋友的建議下,冉冉媽到南京培訓機構——學而思給冉冉報了一個奧數(shù)“學期班”,“一堂課200塊左右,一學期下來要3000多?!卑雅畠核瓦M了輔導班,冉冉媽卻并不能完全“定心”,“有一天我去輔導班接孩子下課,去的有點早了,就和別的家長一起交流了一下,結果發(fā)現(xiàn),像我們家這種只報1個班的孩子簡直是‘極品’,人家小孩基本都3個班‘起步’。” 二年級就報3個輔導班,這樣下來孩子怎么吃得消?盡管冉冉媽有些猶豫,但為了不讓孩子掉隊,她還是毫不猶豫地又給孩子報了1個奧數(shù)提高班和1個英語輔導班?!皶耸菆F課的,稍微便宜一點,2000多一學期,英語輔導班也要2000多,我們家這樣‘熬’了三年呢?!苯涍^3個輔導班的高強度訓練,天生聰穎的冉冉成績也沒讓媽媽失望,各類競賽的一等獎拿到手軟,書人輔導班每學期的結業(yè)成績也一直是“五星”,成為了其他家長眼中羨慕嫉妒恨的“大滿貫”孩子。這也讓冉冉媽在朋友里覺得倍兒有面子。逢人就夸,輔導班報名的錢“沒白花”。 轉眼就要到了六年級,這個暑假,冉冉也沒閑著,一直在上各種培訓班。而為了沖刺南京的最牛初中,冉冉媽決定給孩子增加一門“一對一”的輔導課程?!皟r格是貴了點,2個小時500塊錢,但畢竟老師的教學質量不一樣,可以給孩子專屬輔導?!? 冉冉媽和記者算了一下迄今為止的“輔導班花費”,“撇開各種接送的交通費等,我們家光在輔導班報名上就花了將近60000元。我這還是算少了,要是再給孩子加一門作文輔導什么的,花費就更高了?!?
“牛娃”行程太緊湊 媽媽換工作充當“經紀人” 采訪小趙同學之前,記者首先通過了趙媽媽這一關。由于小趙暑假里正在上的輔導班太多,他的空余時間全在輔導班里度過,因此媽媽徹底成了小趙的“經紀人”,專門用了一本本子給小趙記錄下了每天上輔導班的行程,以及需要完成的作業(yè)。若是想要增加類似于“接受記者采訪”一類的“額外行程”,趙媽媽得先給繁忙的兒子“調整檔期”,然后才“批準”兒子接受記者的采訪。 小趙的奧數(shù)起步比冉冉更早,小學一年級起他就進入了“奧數(shù)模式”。丁點大的娃娃誰愿意被困在教室里做奧數(shù)題?為了讓兒子“全身心”投入奧數(shù)訓練,小趙一家也徹底改變了生活方式,徹底變身“奧數(shù)家庭”。趙爸爸和趙媽媽都是名牌大學理工科專業(yè)畢業(yè),每天下班回家后,兩人放棄了所有的看電視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做題?!拔覀兿肓艘幌?,與其看著孩子做題,還不如陪著孩子一起做,偶爾和孩子比比賽,也能激發(fā)一下孩子的學習興趣。不然那些我們看著都厭煩的題目,孩子怎么做的下去?”為了兒子的“成才”,趙媽媽甚至還更換了工作,“這樣能有更多的時間陪著孩子,兒子成長的最關鍵時間,家長不投入怎么行?” “一開始也覺得輔導班不好玩,我的同學周末在踢球,我卻得去做題目。”回憶起自己從小上輔導班的經歷,小趙竟然表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幸存感”,“后來越來越多的同學和我一樣周末到輔導班做題,但他們的成績卻并不如我,媽媽告訴我,像我這樣拿到五星學子的才是真正適合輔導班的孩子,但我們班能夠拿到五星學子的同學只有4個。” 牛娃必須要提前?還沒上初一就學完初三數(shù)學 不過小學里在學業(yè)上出類拔萃的孩子,到了初中,如果沒有家長“幫襯”著,也很容易出現(xiàn)滑落現(xiàn)象。 小立今年小學畢業(yè),被南京知名初中 “優(yōu)錄”。“一個暑假,兒子初中三年的數(shù)學已經全部搞完了!”小立爸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狼爸型人物,從小就給小立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小學六年也是一路從培訓這條路上走過來的。 “這些成績好的孩子,都必須提前給他學,光靠學校里的根本來不及!”小立爸告訴記者,到了初中,選老師就更重要了。“不僅課內老師,還有課外老師,必要時就得一對一!”據(jù)了解,小立一個暑假的培訓費就有達到5萬元的紀錄。 不過令記者更加感到有些“恐怖”的是,采訪中一些家長告訴記者,不少牛娃最后選擇的是申請出國,那對家庭來說花錢更是和流水似的。 “到了高中要考托福這些,培訓班、申請指導,這些費用更是嚇人?!奔议L劉先生告訴記者,如果出國,拿到獎學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更高的發(fā)展,準備賣一套房子出國上學是很多南京家長的選擇。 無奈! 想培養(yǎng)“牛娃”,家長一把辛酸淚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對于這些牛娃家長而言,孩子的發(fā)展也不僅僅是學習,但學習絕對是最關鍵的一碼?!叭绻麑W習不好,就不叫牛娃!這就好比學習是1,其他特長是0?!币晃患议L打了個比方說,首先你得成績好,那么,其他體育、音樂等有特長,就是錦上添花;如果你學習不好,那么在現(xiàn)在這個環(huán)境下,就等于什么都沒有。 要孩子“優(yōu)秀”,家長要懂“規(guī)劃” “我家兒子經過輔導班的訓練,真正愛上了做題,而且還拿到了可以敲開名校的證書?!?一位家長頗有些慶幸地對記者說:“我想過,如果自己沒有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把他送進培訓班也是一種選擇,家長在時間上和經濟上付出多一點又有什么關系呢?” 采訪中,有一些“牛娃”家長對于付出表現(xiàn)出了義無反顧的精神?!艾F(xiàn)在的孩子都聰明,但要讓孩子‘跳出來’,家長必須要付出!”采訪中,一位在牛娃圈“頗負盛名”的牛爸告訴記者,給孩子提前學,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選擇?!罢堊詈玫睦蠋?、團課,無論是學業(yè)上的,還是特長培養(yǎng),都需要家長的規(guī)劃,這些孩子不可能做,必須靠家長?!倍稍L中記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家長為孩子能做的事情并不止于報培訓班:出書、開書法展覽、開鋼琴演奏會、參加表演、當活動達人、搞小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些牛娃小小年紀就贏得了很多“光環(huán)”。 “有的家長真的很厲害,不僅能把孩子學習成績抓上去,還能幫孩子折騰,在很多評比中表現(xiàn)出眾,對這些家長真是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能量 !”南京一位小學校長感嘆道。 更多家長卷進“追趕漩渦”吃不消 雖然孩子是別人眼中的牛娃,但采訪中,冉冉媽媽卻跟記者坦露心跡:自己和孩子都被奧數(shù)班“綁架”得吃不消了!“這是經濟上和精神壓力上雙重的,孩子真的是被迫的?!? “輔導班是一場‘大逃殺’,家長和孩子其實都被證書和升學‘綁架’了?!辈稍L中,一位孩子在南京一所名小即將升入五年級的媽媽感嘆道,“其實,真正適合輔導班的孩子并不是特別多,每個班頂多也就10個,但現(xiàn)在感覺是人人都在上輔導班,不上輔導班就落后了一樣。不管孩子適不適合,對奧數(shù)感不感興趣,家長都給孩子報名,沒事兒的時候家長還互相攀比,自己的孩子上了幾個輔導班,就生怕比別人家落后。但最后,多少孩子都是當了炮灰,不僅沒有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而且打擊了孩子學習的信心,最后那么多‘銀子’,則進了商人的腰包!” 揚子追問 究竟誰制造了“家有牛娃夢” “現(xiàn)在最流行什么?答案是:炫小孩!”一個家長苦笑著告訴記者,牛娃就像一個夢,而家長們就像一個個追夢人,帶著孩子投身漩渦。然而,這個漩渦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做培訓的說:用“牛娃”的成功吸引生源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培訓經濟,是形成這一強大漩渦的關鍵力量。拿小學生學奧數(shù)來估算,南京大約有5萬名小學生,但約有1萬人在上奧數(shù)培訓,這個數(shù)字背后是巨額利潤,造就了南京多家培訓機構,還有一些看中這塊市場的個人,或“白手起家”或“半路出家”加入這一行?!拔覀円粋€老師辭職,自己下來干培訓,一年大幾十萬?!蹦暇┮晃恍W校長談到這時十分痛心。 不過,通過培訓出來的牛娃只是少數(shù)。拿書人培訓為例,全南京每年獲得五星一等證書的孩子也就100多個,絕大部分孩子只是“陪練”。 為了賺錢,培訓機構可謂無孔不入。網(wǎng)絡上一些別有用心的“自媒體”各顯“神通”。“有的人的工作就是每天在網(wǎng)上發(fā)帖,制作各種緊張氣氛,最后的目的就是要讓家長們花錢報班?!? 有家長自嘲:為何自己不能淡定 現(xiàn)在的中小學家長,以70后、80后為主,作為已經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很多人卻依然在孩子教育上容易陷入矛盾 。 “我家馬上就要升入二年級,現(xiàn)在最糾結的事情,就是要不要給孩子報補習班!”南京家長王女士陷入了兩難之中?!拔壹遗畠簩W鋼琴和游泳,對孩子來說,堅持兩項興趣不容易,如果周末再給她報輔導班,擔心孩子太累了?!辈贿^現(xiàn)實卻讓王女士感到“緊迫”?!疤膳铝?,我這兩天才知道,他們班上很多同學一年級就上了培訓班!”王女士無奈地說,“有時候我真討厭那些‘牛娃’家長,如果大家都能按照正常的節(jié)奏走,那么孩子們不就輕松多了嗎!”不過說到這里,王女士自嘲道,如果我們家長都能淡定一些,不為他人選擇所動,這股沖著孩子來的壓迫會不會減輕一些? 有小學老師坦言:誰都希望“成績”更漂亮! “我們家是班上最后一個上奧數(shù)的?!焙⒆釉谀暇┮凰〖磳⑸胛迥昙壍男职指嬖V記者,自己兒子蠻聰明的,學習成績也一直很不錯,加上夫妻二人都是搞教育的,都持有素質教育的理念,因此一直把持著沒給兒子課外報班,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給兒子發(fā)展興趣愛好?!白詈罄蠋焷碚椅覀冋勗捔?,說兒子很不錯,是個潛力股,要我們不要耽誤兒子,最后我們也只好給兒子報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學校里,也不乏一些鼓勵孩子參加培訓的老師?!霸趺凑f呢,現(xiàn)在在外上課已經成普遍現(xiàn)象,老師也希望家長對孩子多投入一點,抓得更緊一點,出了成績,老師也高興。另外,牛娃多,上名校的數(shù)字也好看?!币晃恍W老師坦言道。 有中學解釋:看證書選拔孩子也是無奈之舉 對家長來說,送孩子去上培訓班的真正壓力來自升學。 “如果小升初學校能考試,我們也不想看證書?!辈稍L中,一位初中校長坦言,近年來,學校對好生源的渴求越來越強烈,因此各種生源大戰(zhàn)也是愈演愈烈?!昂煤⒆尤菀壮龀煽?,那么選學生也要有一些依據(jù)。培訓機構提供的證書至少能夠做一些參考?!? 事實上,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曾下發(fā)文件,要求各地取消升學看奧數(shù)的做法。南京也早已明文規(guī)定,嚴禁學校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合作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嚴禁學校以各種學科競賽成績作為招生的錄取依據(jù)。但對于現(xiàn)狀,教育主管部門似乎也頗有無奈。雖然嚴禁學校招生以奧數(shù)證書為錄取依據(jù),但是監(jiān)管時卻很難界定,似乎至今也沒有哪所學校因為招生時看了奧數(shù)證書被罰。 專家觀點 談到“牛娃現(xiàn)象”,國家督學、江蘇省教科所原所長成尚榮先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1 不能把“牛娃”概念窄化為分數(shù)和證書 “‘牛娃’這個概念的流行,其實是家長對兒童發(fā)展的一種期待,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待孩子的發(fā)展,有一個價值取向的問題。如果把價值取向定位在僅僅學習語數(shù)外這類學科知識上,窄化為學生的分數(shù)或是獲獎的多少,那么這種價值取向是不對的。所以用知識、成績、獲獎多少來界定‘牛娃’,我不贊同; 其次,‘牛娃’概念,我覺得應該重新定義它。所謂牛娃,應該是兒童發(fā)展過程中,有很多方面發(fā)展特別突出的孩子,其中包括道德素養(yǎng)、身體素養(yǎng)、學業(yè)素養(yǎng)等等,不要把牛娃定位在學科成績上,應該更看重孩子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再次,我們應該確認一個理念,即每個兒童都應該是優(yōu)秀的,都應該能發(fā)展得很好。比如這個孩子形象思維特別發(fā)達,那個孩子語言能力特別好,這個孩子有藝術天賦……教育就應該是讓孩子的天賦得到發(fā)展,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不同方面的牛娃?!? 2 家長的參與不應變成干預 對于家長在孩子學習生活中喜好“越俎代庖”的現(xiàn)象,成尚榮先生表示,教育不是封閉辦學,是要多方參與,家長越來越多關注孩子,越來越主動地參與到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是一個好事情,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是家長的參與,以什么理念、什么方式來參與很重要,參與不是干預,更不是對學校教育規(guī)律的一種破壞,家長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 “現(xiàn)在教育出現(xiàn)問題的關鍵,既不能板子都打在學校,也不能一味歸咎家長,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家應試體系尚沒改變,評價機制也沒有得到改變,人才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但這不是說學校和家長就沒有責任。建議家長,要端正自己的教育觀,人才觀,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孩子的成長,不要一味去攀比所謂的成績,而要促進孩子之間的互相學習,這種學習是多方面的,包括誰更勇敢、更勤奮、更快樂,等等。” 政策導向 嚴控擇校措施 將給“培訓熱”降點溫 今年是南京的“教育改革年”,教育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推進教育均衡的舉措,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小學初中就近入學,擇校越來越難?!斑@種背景下,對家長來說,帶孩子上培訓班的精神壓力會變得沒這么強烈。”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資深人士分析說,公辦小學初中就近入學,那么學校選擇生源的空間越來越小,在這樣的背景下,逼著孩子去搞證書也無法實現(xiàn)擇校的功利性目的。不過, 只要有應試體制存在,中國的家長也很難豁達。“但希望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夠更為理性的去選擇,不要讓孩子在培訓的漩渦里失去了成長中更為珍貴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