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信片,傳播文明理念;看望社區(qū)孤寡老人,引導乘客文明乘車弘揚正能量;結對貧困村小,分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與先進教育理念……在成都市泡桐樹小學,有這樣一支志愿服務隊,力所能及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用責任與擔當闡釋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與精神追求,它就是“泡泡志愿服務隊”。 如今,泡桐樹小學已有400多名學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學校幾乎所有的老師也都參與到了各項志愿服務活動中,家長們也紛紛積極響應各種家校共育志愿活動,服務隊的影響正一天天擴大。 在學校周邊各個角落 傳播正能量 學生、教師、家長,三合為一,組成了泡桐樹小學“泡泡志愿服務隊”的強大陣容。公交車站、寬窄巷子、居民社區(qū)……自2014年9月服務隊正式成立以來,已在學校周邊各個角落灑下了滿滿的正能量。 在這個服務隊,孩子們利用周末以及平時業(yè)余時間來開展各種類型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為社會、同學服務,成為一個個名副其實的“小雷鋒”。 教師志愿者包括了年輕的團員教師、優(yōu)秀的黨員教師以及每年參與支教的老師們,他們主要組織協(xié)調學生參與校內外組織的各項活動,并在學校大型活動中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家長志愿者人員則由各班家委會組建,主要參與各項家校共育活動。 “最初成立志愿服務隊的想法,也是源于學生們對志愿服務的熱衷和支持?!必撠熍菪W生工作的范煜表示,服務隊成立之前,學校就有很多孩子在休息時間與家長一道參加了各類社會志愿活動,收到明顯的成效。 打造村小“笑臉墻” 打開兒童心扉 說起學校結對幫扶支教的石埡子小學,泡小蒲雨老師滿是感慨:“至今我也常常會想起那里的孩子們,我們?yōu)檫@個村小帶去‘笑臉墻’的過程給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2013年,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都泡桐樹小學和德陽中江縣集鳳鎮(zhèn)石埡子小學成為了結對幫扶學校。就在那一年,蒲雨作為泡小第一批教師志愿者,正式“搬”進了石埡子小學開始支教生活。位于山頂?shù)氖瘓鹤有W,就算下了高速沿彎彎曲曲的狹窄山路坐車前行,也得花費大半個小時?!暗谝淮蔚綄W校的時候,給我的震撼特別大?!惫饬锪锏男@,破舊的校舍,一絲校園文化的影子都沒有,隨機拉住一位走過的學生聊天,孩子的眼神里寫滿了陌生與膽怯。擅長攝影的蒲雨當即決定,要給村小的孩子們都拍下照片,做一面屬于孩子們自己的“笑臉墻”。 泡小老師的到來讓石埡子小學的孩子們激動不已,很多孩子從來沒拍過照片,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活動的無比重視。照片拍出來,非常好看,蒲雨帶著老師們特地按照每個班級進行分類,裝上相框,送給了每一個孩子。 從2013年9月到2014年6月,蒲雨和石埡子小學的師生們同吃同住,把泡桐樹的教育理念盡己所能地傳播給了這個丘陵深處的村小。體育、音樂、美術,這幾門石埡子小學原本少有的課程,現(xiàn)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昂⒆觽兙衩婷餐耆灰粯恿耍』顫?、開朗、自信,看到我拿照相機,都爭相歡呼著讓我照相,當初的膽怯早已消失不見啦!”蒲雨眼中看到的改變,也是志愿服務隊所有隊員們的欣喜和驕傲。 共享優(yōu)質資源 傳播先進理念 “老師們用智慧點亮課堂,而家長和學生志愿者則用善良點亮(村小孩子們的)人生?!边@是泡小四年級七班劉羽健的媽媽王麗對“泡泡志愿服務隊”結對石埡子小學行動的評價。在家長志愿者的眼里,這樣的結對幫扶行動不僅為村小的孩子們打開了看世界的另一扇窗戶,更教會了泡小的孩子們學會感恩和奉獻的美德。 王麗在泡小師生中有個廣為人知的稱呼——“果媽”。兒子班上的每個孩子都和她熟得不得了。作為家委會的骨干,果媽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泡泡志愿服務隊”的第一批志愿力量。石埡子小學幫扶之行,讓果媽也深受教育?!拔矣X得物質很容易能得到,但心靈的改變才是最困難也最重要的?!? 和服務隊的老師、學生一起,果媽和其他家長志愿者去參加了數(shù)次捐贈、支教活動。泡桐樹小學牽手中江縣石埡子小學的兩年時間里,緊緊圍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4+1計劃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幫扶交流。學生成長4+1課程讓石埡子的孩子人人會打籃球、人人會吹豎笛、人人會使用電腦、人人會開口說英語,并且人人參與游學活動。漸漸的,石埡子小學有了圖書室,有了微機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師,有了校園文化整體建設,這一點一滴的變化讓服務隊的每一位成員都興奮不已。“我們共享了泡桐樹小學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有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學校學生從兩年前的206人已增加到了如今的319人?!笔瘓鹤有W校長冷勝火對泡小的結對幫扶行動十分感激,“通過泡小搭建的平臺,我們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