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開學季,一項奇特的民間“學渣獎學金”也進入了新學年的規(guī)劃中。它的創(chuàng)辦人說,新學年的“學渣獎”正在醞釀中,會更加完善,并爭取舉行線下的頒獎活動。
“學渣”也有機會得獎?今年6月初,微信公眾號“我要What You Need”設立了“學渣獎學金”,專門獎勵那些雖然績點(學習成績的一種計算方法)低,但一直堅持做一件有意義之事的大學生。
申請“學渣獎學金”的規(guī)則很簡單:績點不高于 3.5(5分制);正在堅持一件有意義的事;在校大學生,包括大專。在“我要What You Need”團隊的定義里,“有意義之事”可以是你的愛好、你的公司、你的愛情、甚至是你的LOL(網(wǎng)游《英雄聯(lián)盟》的簡稱)。“唯一的要求是,你必須得是真正認真地做這件事。”
這個微信號團隊最初由5個暨南大學學生于2014年建立,他們畢業(yè)工作后,于去年決定創(chuàng)業(yè)做自媒體,如今成立文化傳播公司,定位為“一個年輕人的聚集地”。他們的公眾號“我要What You Need”,粉絲達百萬。團隊主編陳裕明表示:“這個獎學金設立的初衷是我們希望獲獎者以此為開始,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被在校成績、家人期待等條條框框所綁定,并以此向身邊的人宣告:雖然試卷上成績不佳,我們也會在其他事情上做得好。”
“我們不想做評委,更想當一個記錄者,寫下當代年輕人心里真正的想法。如果找到了這樣的人,我們愿意支付一筆鼓勵他的獎學金。”第一期評選活動中,團隊選出了3名獲獎者,用公司收入支付給每人8000元。
“我要設一個獎學金,只有我能拿到”
大二時,陳裕明帶著創(chuàng)業(yè)項目去申報獎學金,老師翻看材料后,表示其他學生績點更高、獎狀更多,獲獎勝算更大。那時他就下定決心,“總有一天,我要設一個獎學金,只有我能拿到。”他說,希望獎學金考量的標準是是否在追求自己喜歡做的事,并取得一些成績。
第一期評選活動共收到了3388份申請。不管是堅持3年延時攝影和星空攝影,還是每天在陌生人面前演講的口吃患者,是專為大胸妹子設計內(nèi)衣,抑或是穿著自制的鋼鐵俠盔甲在路上走……這些“學渣”其實就是一群專注自己的愛好,而在某種程度上不夠?qū)W⑿?nèi)功課的人。陳裕明認為,“學渣”只是一個代號,他們就是一群對成績不太積極、在大多數(shù)學校容易被忽視的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在認真地往自己喜歡的方向發(fā)展。“希望我們的環(huán)境能更加多元,我覺得生活態(tài)度不應該只有一種。”
對于一些“倡導讀書無用”和“把學霸和學渣對立起來”的評論,陳裕明表示,我們不否認學霸為學習付出的努力,只是希望“獎學金”能覆蓋到更多元的學生,“這個世界上已經(jīng)有太多的獎項,專門設立給‘成績優(yōu)異’的學霸了。那些同樣認真做事與創(chuàng)造的人,也應該被獎勵,而且是通過一個備受尊重的方式。”一些學霸也在后臺留言表示支持這個活動。
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評價道,獎勵學生在大學里做有益于社會的事,這一點沒錯,大學本就應該有多元的成才選擇,不能只關(guān)注學習。但獎勵所謂“學渣”的這種定位,會把其與學習對立起來。他認為,“學渣”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是不少學生自我調(diào)侃的詞匯,從多元評價看,這些學生若是在其他方面有所作為也是優(yōu)秀的,類似于中小學評陽光少年一樣。
暨南大學學生處的顧老師表示,學校也設立了不以成績排名為主要評比標準的獎學金,如在學術(shù)、科研、文藝、體育、社會實踐、社會公益等領域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在不掛科的基礎上,可申請專項獎學金,獎金數(shù)額從數(shù)百元至數(shù)千元不等。
熊丙奇建議,激勵學生在大學里多元發(fā)展,應重視獎學金的內(nèi)涵,“一項獎勵要長期堅持,需要考慮其長久的教育意義和社會效應,如大學生公益獎學金、大學生成才獎學金,這些獎學金名稱沒有那么博眼球,但意義實實在在,也不會有爭議。”
“意義應該由自己來定,而不是成績上的數(shù)字,或是財務表單上的金額”
“看到推文時,就覺得這個獎是為我而設的。”獲獎者之一于普澤,是江西科技學院市場營銷學的?粕K麑⒄麄大學時光都“耗”在了賽車上,由于到課率低和缺席,期末考試曾掛科15門。在申請里他寫道,“我深深感受到這個獎的無奈?凕c低,還在堅持做一件事的人,這個人要么是廢了,要么就是我這樣的瘋子!”
于普澤喜歡汽車工程專業(yè),大一起他就從學校宿舍搬出來,在南昌大學的電動方程式車隊實驗室做科研項目。他和朋友成立“路飛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賽車零部件的研發(fā);獲得“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多個省級獎項,所得獎金全數(shù)投入到賽車隊。
于普澤認為自己是地道的“學渣”,應試成績低,更適合實踐。他推崇孔子主張的“因材施教”,未來想建一所根據(jù)學生特點配置相關(guān)資源的學校。
但他也承認,績點和文憑是剛性需求,是邁進單位的門檻。為了繼續(xù)科研項目,他補考通過了掛科科目,獲得了一項國家發(fā)明專利和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學渣”獎學金讓于普澤受到了鼓勵,“這份認可讓我在賽車這條路上比原來更多一分堅持”。
被鼓勵的從來不是“我學渣我驕傲”,而是堅持和認真
除了“學渣”與“學霸”,留言里還有一群“夾心層”學生——“績點低還無所事事的人哭了”。這個活動讓一些人開始去思考在大學里應該做什么:“看完推送,我決定開始找一件我喜歡的事情堅持做下去。雖然我拿不到這8000元,但它啟發(fā)了我,也許它們的價值不只8000元呢。”
其實,被鼓勵的從來不是“我學渣我驕傲”,而是堅持和認真。就像“今天吃了很多,希望體重能下降”是不可能的,整天自嘲“學渣”,不好好學習還妄想拿高分,是不可能的。
“我想起了一個舍友,每天都在宿舍看韓劇的人。雖然她經(jīng)常哈哈哈地從早笑到晚,但是她現(xiàn)在居然真的決定要去韓國讀節(jié)目制作了。”推文里的這個例子才是“學渣”獎學金的正確打開方式:如果你追求高績點和獎學金,那就踏踏實實地學習;如果你沒有在為績點努力,就要在喜歡做的事情上找到意義,并努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