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為期一個月的5·25心理健康活動月中,同學們一起放緩腳步,用特別的方式,學習如何溫柔地對待自己,開啟了一場關于“自我關懷”的心靈之旅。
啟動儀式
與自己的溫柔相遇
在5月12日的升旗儀式上,心語社成員、2024級6班的雷一軒同學和2024級15班的李翛然同學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理脫口秀《哎呀,我超棒的!》。他們用輕松幽默又充滿力量的話語,為大家解開“自我關懷”的真實含義,原來“假自我關懷是用糖衣包裹問題,而真自我關懷是溫柔地推開解決問題的門”。
隨后,心理老師為大家揭秘了5·25心理健康活動月的“自我關懷地圖”:從聽見內心聲音的治愈課堂,到戶外與自然對話的正念時光;從情緒互動展的心靈碰撞,到跨年級傳遞的成長力量,每一站都藏著遇見更好自己的驚喜。
心理脫口秀《哎呀,我超棒的!》
心理組何虹禹老師揭秘“自我關懷地圖”
心理組冀芊宏老師揭秘“自我關懷地圖”
自我關懷課程
在心理課堂上,每個同學在專屬時間內,紛紛寫下了一句送給自己的自我關懷話語。這句話有的是一句鼓勵、有的是一份接納,還有的是一個關于自我的承諾。
最特別的是,這些自我關懷的暖心話語被繪制成漫畫,懸掛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當你匆匆路過時,總有一句能戳中內心柔軟處,帶來不期而遇的力量。
在5·25期間的戶外心理課程上,同學們走出教室,化身“五感體驗家”,打開五感,放松地覺察校園中的一切,在當下中找到平靜,連接每一份美好,發(fā)現(xiàn)平凡日常中的治愈魔法。
校園互動展
每一種情緒都是心底溫柔的來信,而一場在校園中隨機出現(xiàn)的情緒互動展,打開了同學們與自己每日情緒的對話空間,許多同學紛紛停下腳步,與情緒對話,所有的情緒都值得被珍視,因為關照情緒,就是對自己最深的關懷。
自我關懷有時也會“踩雷”?有人誤把“放縱”當“放松”,把“苛責”當“激勵”。在“聊聊真心話”活動中,同學們通過抽取盲盒卡片,辨別真性自我關懷和偽性自我關懷。同時,在自我關懷校園問答墻上,大家寫下困惑、分享經(jīng)驗。在這里,每一個問題都被鄭重回應,每一份困惑都在這里找到回聲。
跨年級祝福
初三的教室門口,突然出現(xiàn)一群“神秘信使”——原來是初一的心理關護員們帶著“成長禮物”悄然到訪。初三同學們在溫暖送祝福的視頻中和自我關懷行動卡的指引下,感受到被看見、被支持的力量。原來,自己每一步的堅持都值得驕傲,這一路的成長早已閃閃發(fā)光!
自我關懷的溫暖傳遞
關懷他人,也是在滋養(yǎng)自己的心靈。同學們跟隨著“關懷傳遞打卡單”的提示,創(chuàng)意打卡各類自我關懷行動,用溫暖的小舉動串聯(lián)起整個校園的愛意,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都是自我關懷力量的延伸。看著一個個小圓點被逐漸填滿,成就感也隨之溢滿心間。
心理活動月雖然告一段落,但自我關懷的旅程還在繼續(xù)。愿每位同學都能成為自己生命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溫暖的陪伴者。(江蕾)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