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公務員面試日漸趨于成熟穩(wěn)定,考官對于考生的考查也是日趨嚴格,除了通過考生的答題內容來對考生表現進行測評,考生在面試過程中的整體表現,禮儀舉止等也都會影響考官的觀感,所以在面試備考時,考生必須全面準備。中公教育專家在過往授課經驗中,發(fā)現考生大抵呈現兩個特點:其一,經驗不足或性格過分內向者很容易對面試產生恐慌甚至抵制情緒,從而在面試中表現不佳;其二,部分有過培訓或面試經驗的考生則走向反面,企圖在面試中極力掩飾自己本身的性格特征,僵化造作的表現同樣難以贏得考官青睞。因此,在面試的過程中,自然應對考官的提問,從容不迫的作答,才能真正制勝。接下來就由中公教育的專家告訴大家如何在面試過程中做到自然應對。
第一, 禮儀自然得體,不可僵化。
許多考生都會對于手該如何放,腿應該怎么擺放產生疑問,甚至會問正確的姿勢究竟是什么。其實,在面試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正確的姿勢,相反過于古板和僵化的禮儀,就會讓考官覺得不夠自然。當然,在面試的過程中是需要注意一些禮儀問題,但是不能僵化地理解和訓練自己。因此,我們的考生在面試的過程中按照自己平時的習慣,做到問好感謝,表現的大方自然得體,讓考官認為你是符合公務員的氣質和形象即可。此外,在著裝上,很多考生總是迷信一定要穿正裝,其實不然,面試著裝正式得體即可,尤其是國考面試往往是寒冬,如果著較單薄的正裝,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fā)抖,反而影響面試效果,對于那些平時幾乎不穿正裝的考生來說,則更是會覺得別扭不已,所以考生們可根據天氣,適當選擇款式大方得體的呢子大衣,在著裝上也做到自然。
第二, 作答要點凝練,不可模式。
在作答題目的過程中,考生切記不能用過于華麗的辭藻,可以引用領導人講話或者工作報告中的語句,但是絕對不能長篇大論全部都是宏觀概念,而沒有具體而實際的落實。因此,在面試過程中,考生應適當多使用一些簡單樸實的詞語句子,不能嘩眾取眾。在表達的過程中,做到言簡意賅不羅嗦,不重復,不斷斷續(xù)續(xù),同時注意在過渡的時候自然,不能出現模式的痕跡,讓考官一聽就知道帶有培訓痕跡。總之,作答時,為了更好地反套路,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要點答題法。例如,對于綜合分析類的問題,大家在分析時完全可以先抓住問題的幾個重點,然后根據幾個重點一一發(fā)表看法,如14年北京市考真題:公交車上一個抱孩子的母親上車無人讓座,司機停車7分鐘,有人讓座后才開車,引發(fā)熱議,請問你怎么看?其實對于這一道非常典型的現象類分析題,大家把題目拆分成三個重點話題即可:1,抱孩子的母親坐公交該不該讓座?2.應該由誰來讓座?3.如果沒人讓座,司機可不可以用各種方式強迫別人讓座?接下來大家就可以回答這三個問題,并分別闡述,即:1,無人讓座的尷尬的確令人寒心,因為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論社會如何發(fā)展,美德不能丟,互助友愛的魂不能失,這一事件的確發(fā)人深省。2.乘客本應主動讓座,卻無人站出來,可見美德還需要更好地宣揚,需要采取更多手段讓大家領會到助人的必要和可貴,美德宣傳之路仍任重而道遠。3,題中的司機停車迫使乘客讓座,本是好意,可是從效果來看,恐怕雖然終有人打破了7分鐘的尷尬,但這種強迫式的做法顯示難以得到大家認可,也有道德綁架之嫌,可見美德的弘揚更多需要靠宣傳來引導大眾自覺履行,而不能以強制手段逼迫民眾行善,否則會物極必反,反而導致美德曲高和寡。所以在美德推行方面,我們要格外注意方式方法。(可適當拓展)這樣要點突出,還反套路。同理,其他的題型都可以如此,對于計劃類,人際類應變類的問題,考生們都可以先分析重點,再在答題時各個擊破。而至于近幾年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情境模擬題,則需要考生在作答時做到入情入境,不僅是內容上要點凝練,表現形式上也要令考官有身臨其境之感,此時適當調整一下坐姿,語氣,或是增加一些手勢,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希望考生們仔細體會。
第三, 離場保持一致,不可泄氣。
許多考生在結束面試之后,會流露出放松的神情,這樣其實是不利于面試獲得不錯的成績的。大多數考生在作答完題目之后,會感覺到自己作答的是否得體到位,部分考生如果覺得自己回答的不是很好的時候,就會嘆氣或者輕微的搖頭,這樣是不可取的。其實,這個時候,考生的面試分數還沒有最后確定,考生的自我感覺并不能作數,如果考生流露出不自信的神態(tài),會影響最后的得分。因此,在作答完面試題目之后,考生也應該保持和面試進場時的狀態(tài),精神飽滿的問好離場。
最后,在面試備考的過程中,希望各位考生做到積極準備,多留意當前的熱點事件,做到有所儲備,不斷積累,才能在面試過程中從內到外真正的做到自然應對,大方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