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金堂縣教育局“以‘班級均衡’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研究”學術中心組會暨課題組會在教育局三樓教培中心會議室舉行。金堂縣“班級均衡”改革推進辦主任孫勇主持會議,縣教育局副局長鐘剛,四川省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院楊艷芳一行到會指導。“班級均衡”改革學術中心組全體成員、重點樣本校主要負責人共同與會。
會上,課題學術指導專家楊艷芳對獲得“四川省教育科研課題2020年度階段成果”一等獎的、“以‘班級均衡’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研究”第一階段的研究報告進行解讀。
學術中心組全體成員分別在會上交流發(fā)言。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將深入解讀研究目標,找準切入點,用教育局“嚴常規(guī),護成長”的工作精神,通過“做研究的追求”做好教育教學“該做的事”,在學術成果發(fā)表、特色項目、機制改革等方面進一步探索、固化成果,促進全縣在追求“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上不斷攀上新臺階。
金堂縣教育局“班級均衡”推進辦結合研究報告提出工作建議:一是轉變評價觀,優(yōu)質均衡就是向課程改革、‘五育’并舉、綜合評價要質量,要為學生搭建更多成長平臺,“靜待花開”;二是將課題研究常規(guī)化,教師人人參與研究,以課題研究驅動“班級均衡”改革;三是以10個樣本校做工作推介,以匯報交流研討的形式帶動其他學校。
縣教育局副局長鐘剛指出,前期階段成果是縣教育局和全縣各學校在省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院指導下形成的集體成果,是大家研究與智慧的結晶,是后期研究目標和方向的指引。他建議學術中心組(課題組)在后期研究中拔高認識,學會用數(shù)據(jù)支撐具體事例研究,以“3+10+N”的模式和課題研究評價調動學校、教師的參與積極性。他強調,課題研究要與課程改革、新教育相結合,多渠道彰顯課題成果。
通過本次學術交流暨課題組會,進一步總結了課題研究的既有經(jīng)驗,明確了課題研究方向,凝聚共識,增進合力,必將為金堂縣班級均衡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陳海燕 李林)
金堂縣教育局拔高認識,做實研究,彰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