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三個世紀篳路藍縷,歲月如歌,百余春秋薪火傳承。1899年(光緒25年),因時局危難,四川四大才子之一的吳子瑛前輩以“拯救中華、服務桑梓、培育通才、首重德育”為理念,在四川中部簡州創(chuàng)辦通材書院,這是簡陽中學的前身。1982年學校被確認為省首批重點中學;2002年被授予“四川省首批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3年被確定為“省一級示范校”;2014年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學校發(fā)展穿越三個世紀,歷經(jīng)三個時期,三遷校址,九易其名,是一所既有百余年悠久歷史文化積淀,又有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巴蜀名校。學�,F(xiàn)有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300余畝,在校學生7000余人,教職工572人。
落實素質教育勇立時代潮頭,深化課程改革續(xù)寫絢麗華章。從2002年成功創(chuàng)立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后至今,學校領導班子帶領全校師生在“以德為先,通材樹人”辦學理念的引領下,通過“完善辦學理念、踐行以人為本、強化學習培訓、深化教育改革、實施多元評價”等工作舉措,學校走上了一條規(guī)模發(fā)展和內涵發(fā)展并行的科學發(fā)展之路。尤其是2009年高中課改在四川推行后,學校在借鑒省內外兄弟學校成功經(jīng)驗和做法的基礎上,把“民主、賞識、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思想很好的融入到課改理念當中,探索出了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課改之路。2013年,學校把課改的具體做法進行歸納提煉,形成了以“導引—生成”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改革范式。該課改范式成功申報為國家級立項課題,我校有幸成為當年全省承擔國家級課題的4所之一、資陽市建市以來唯一1所基礎教育學校,課題中期研究成果也于2016年被評為省二等獎,是全省唯一1所獲此殊譽的基礎教育學校,2017年被評為成都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學校課改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課改成果得到省內外教育同行的充分肯定,學校多次在省市教育研討會上作專題發(fā)言,先后有成都四中、廣西百色民族高級中學等20余所省內外兄弟學校到校交流學習。
百年風雨教育路,斗轉星移桃李芳。突出的辦學業(yè)績得到了各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先進集體、團中央命名的“活躍的中學生生活”先進集體、國家教育部評定的《貫徹中小學體育工作條例》優(yōu)秀學校、中宣部及教育部聯(lián)合授予的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國家級家長示范學校、國家級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示范校、十一五期間國家級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集體、全國體育工作示范校、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國家級心理教育示范校、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首批校風示范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百所藝術特色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校、四川省應急教育示范校等50余項省級以上表彰。四川省簡陽中學以務實創(chuàng)新的精神成就了無數(shù)莘莘學子的成才夢想,以一流的辦學質量和不凡的辦學業(yè)績鑄造了歷史的豐碑,被譽為“鑲嵌在成都東大門的一顆教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