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都國際化教育正處于一片方興未艾,正如星星之火一般開始蔓延,眾多公辦名校校長加盟私立學校引人關注;一年后,成都外國語學校副校長鄭軍也離開了辛勤耕耘26年的地方,開始重新思考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破局之路。
2020年12月,鄭軍帶著對國際化教育的全新理解,正式加入狄邦肯思學;I備組(英國國王學院學校中國第三合作校)擔任中方校長兼雙語部校長再次出現在公眾視線,在這次采訪中,鄭軍校長說到自己加入學校的初衷:“我想把自己近30年在體制內教育的經驗與多年來對國際教育的理解進行融合,將適合中國孩子的國際化教育帶給成都的家長,解決家長們對國際化教育的焦慮。”
二十余年帶出成外外語教學團隊
高三診斷考試英語聽力的幕后錄制者
從小受到身為大學老師的父母的影響,鄭軍覺得自己與學校有著特別的緣分。1991年,她從四川外國語大學(原四川外語學院)畢業(yè),來到成都外國語學校,成為一名普通的英語老師,開始了20余年的外語教學與管理工作。她從一線老師成長為備課組長再到外語教研組長,最后擔任了成外副校長。“那時候我對老師的聘用非常嚴格,每一位外語老師都是我?guī)е鴪F隊去川外、重師、川大、西安外國語大學等高校一個個親自面試。”當優(yōu)秀的老師加入團隊之后,鄭軍更是非常重視對老師的長期培養(yǎng),“我們會對老師們進行一對一聽課,改教案助教學,更甚至于對老師們的口語發(fā)音進行音標的糾正。”
就這樣,成外的外語老師團隊成長迅速,成外的外語特色也成為全川的教育名片,成為全省唯一一所具有保送資格的外國語學校。鄭軍校長作為全省英語學科特級教師,加上她標準的發(fā)音吐詞和在成都中學外語教學這一塊的權威性,直到2016年,她都是每年高三年級一、二、三診的英語聽力考試的錄制者。
初心不變的教育者
從清北老師到哈佛班主任
在過去26年的教學生涯中,鄭軍校長從沒有離開過講臺,哪怕成為分管全校外語教學的副校長后,她也從未有過缺席。對于課程的高標準,對于學生的嚴要求,換來的是她學生取得的傲然成績:“這20多年我印象中班級英語平均成績沒有低于過130分,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太多了,通過外語學習保送到國內頂尖名校的學生就更多,還有很多學生選擇了國際教育這條路,比如2003年我班上的肖祎以全額獎學金考上哈佛,成為繼劉亦婷之后,成外第二個哈佛學生。”2010年拒絕哈佛錄取而選擇全美頂尖商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的王正陽、2013年全市文科第一的彭思涵、2016年全額獎學金被全球最難考的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錄取的勾亞姍都是鄭軍校長親自執(zhí)教的學生。
以母親的角度思考教育
女兒成為了國際化教育的受益者
雖然培養(yǎng)了大量優(yōu)秀的學生,但是對自己女兒未來的教育選擇卻很糾結。孩子并非傳統(tǒng)教育中的佼佼者,在與女兒多次深度溝通后,鄭軍建議女兒考慮國際化教育這條路。通過一年中美交流學習后,女兒的變化和成長大大超出她的預期,她變得更加獨立,對待事情的看法也更多元全面……最后,女兒成功申請到心儀的學院,美國頂尖文理學校里士滿大學。在結束本科學業(yè)后,女兒成功進入到美國藤校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作為一名普通母親,女兒的自我成長讓我感到很自豪;作為任教多年的老師,我從女兒以及更多學生的事例上欣慰地看到了國際教育的多元性、創(chuàng)新性。”這讓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好國際教育,打破以“分數至上”的傳統(tǒng)。
教育為孩子的未來人生服務,而不是,孩子為升學的目的而犧牲,這也許才是教育者應該思考的方向。
KCS英國
從數十所國際部管理者到國際化學校校長
躬身篤行教育破局之路
2017年鄭軍選擇了離開相互成就的成外,出人意料地選擇去了上海——狄邦教育集團總部,成為總部國際課程中心副總經理,負責狄邦在江浙滬深各合作學校的國際課程設置、外教招聘以及教學成果測評和監(jiān)控。
狄邦對于老師長期培養(yǎng)的重視、對國際課程的管理能力,對于國際教育的理解以及對孩子身心培養(yǎng)與兼具學術優(yōu)異的教育之道,都深深地打動著鄭軍。在上海交大附中、南京外語學校、南京金陵中學、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深圳外國學校……鄭軍帶著國際課程中心的團隊對合作學校進行教師團隊管理,教務系統(tǒng)整合,升學指導管理,協(xié)助外籍專家團隊對國際部進行教學監(jiān)管和考評:“我遇到過所有國際化學?赡軙錾系母鞣N問題,也非常了解中國家長把孩子送到國際教育這條路上的糾結,苦惱以及喜悅。希望在狄邦肯思學校,我能把這些了解化為更好地管理學校,營造更良好的家校溝通關系。”
國際化學校要做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并非僅僅是課程的融合
“成都狄邦肯思學校要做真正優(yōu)質的國際化學校。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當我們用英語上課的時候,我們面對的是一群英語非母語的學生。”對此,鄭軍和她的團隊認為:“了解認識到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的差異,不是說說而已,我們不能生搬原有教材,而是對各門學科進行研究、比較了包括IB、《OECD學習框架2030》、美國州立共同核心標準(CCSS)等主流國際課程標準,融入到中國國家課程標準中,再結合中國學校的實際情況,用情境式、項目式、小組合作式等現代教育法,培養(yǎng)孩子的探究習慣、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對于教學者來講首先要掌握國際教育理念,同時要符合中國國情,與傳統(tǒng)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實現中西教育的最大融合。我們的經濟、全球視野、美術、戲劇、體育等課程均由外國教師授課,而在數學、英語、化學等課程則采用中外教共同教授的模式,以此培養(yǎng)孩子們的多文化思維,讓孩子們既能身心健康同時也兼具學術優(yōu)異。”
關于國際化學校中、外方校長如何合作,鄭軍用了“相互支持、完全信任、彼此尊重”來形容與Mike Seaton校長在工作上的契合。目前雖然相隔千里,但每天雙方帶著籌備團隊在線上開展同步工作:“我會向Mike校長介紹中國的國情,并告訴他,成都的家長會更看重什么、成都教育的現狀是什么樣……而Mike校長也會把他多年管理英國精英私校的經驗與我們分享,以便共同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真正中西文化融合的一流學校。由于我們沒有語言溝通障礙,因此我們的工作非常高效并且高度默契。”
國際化教育不是“拿來主義” 而是高度個性化的教育這需要非常強大又穩(wěn)定的中西方師資力量
在籌備期內,教師招聘是鄭軍校長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截至3月初,肯思學校9月開學所需中、外籍老師已集結完畢。
“現在我們對老師的要求已經不單單是從教學水平來考量,因為我們是雙語學校,雙語能力是必要條件,是否能雙語溝通、是否有國際化視野、是否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是否有成長空間等問題成為我們的必要考量標準。”
目前學校中、外籍老師比例達到1:1,55%以上老師有碩士學歷,畢業(yè)學校包括牛津、劍橋、哥倫比亞大學等一流名校,70%中方老師有海外留學經歷,70%外方老師來自英美國家,100%助教擁有海外碩士學歷,雙語老師平均教齡6年,外教平均年齡13年,全校老師平均教齡8年。
對于這群當打之年的教師團隊,鄭軍校長已有安排:“學校提供給學生的課程不僅僅是數量上的豐富,我們更注重課程包含和傳遞的價值以及意義,在學生今后的成長中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現在我們已經完成制定了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了。對于老師們的成長我們有著詳盡的規(guī)劃,我們即將開啟全員學習培訓,保證老師們‘吃透’學校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向著目標成長。” 從執(zhí)教多年的清北名師到國際化教育的管理者,鄭軍校長高度認同英國國王學院學校校長Andrew Halls的一句話:“在中國,我們的理想不是復制另一個英國國王學院學校,而是通過融合東西方教育的精粹去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教育模式。”
成都學校
“國際化教育不是‘拿來主義’,而是高度個性化的教育,我們要適應每一個學生,而不是讓學生來適應學校。”鄭軍校長最后說到。筆者認為這就是教育者的初心吧。(李永)
專訪,肯思學校中方校長鄭軍,拒接“拿來主義”,了解真正的中西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