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在德,終成于道!睆倪@句話不難發(fā)現,“德”在我們一生中多么重要。從古代以個人道德修養(yǎng)為主題的“修身”到現在的“道德學習”,德育一直貫穿整個學習生涯。
作為繁小德育人,也常常思考:小學階段,到底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怎么來培養(yǎng)?
澆花澆根,從“師”開始
班主任是孩子的精神導師。他們除了是班級的教育者、管理者之外,還是孩子道德行為的示范者。
期初,邀請成都大學師范學院的佘勇博士為繁江小學教育集團的老師們開展專題培訓《做一個有力量的班主任》。
除了借助于外力,學校還開展了校內的分享交流活動。開學初,學校召開班主任工作會,通過優(yōu)秀班主任經驗分享,帶動大家爭做智慧型班主任。
青年班主任、中隊輔導員的成長道路,一次次分享和比賽,讓大家感受到了青年教師的能力與獨特想法,也讓大家看到了光明的未來。
中隊輔導員培訓
組織學校部分優(yōu)秀班主任參加區(qū)級家庭教育講師,為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提供專業(yè)路徑。
澆花澆根,從“常規(guī)”開始
孩子們就像不同品種不同顏色的花朵,各有各的味道。要想花兒長得好,當然少不了及時的澆灌,營養(yǎng)的補給。對于小學生來說,習慣的培養(yǎng)就是最好的澆灌。
澆花澆根,從“文化育人”開始
學校以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切入點,有效利用了教室、走廊、辦公室、櫥窗等場所,校園的每一處、每一角都能讓學生看到多元化德育的內容,多角度、立體化營造出校園建設中滲透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圍,努力提高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品味,讓校園文化真正“潤物細無聲”。
澆花澆根,從“愛國”開始
這學期,隊員們多次走進四川省榮軍休養(yǎng)院、走進四川省榮軍博物館、走到抗美援朝老兵身邊……觸摸、感知那些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真切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回到學校后,紛紛寫下立志書;紅領巾宣講團的孩子在升旗儀式上講述英雄的故事……一系列的活動大大激發(fā)了隊員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2024年1月10日,成都市基礎教育研究會在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qū)分校舉辦首屆愛國主義教育學術沙龍。
繁江小學吳艷老師受邀并結合學校與四川省榮軍院開展的愛國主義系列德育活動作專題發(fā)言,扎實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受到與會者一致好評!
澆花澆根,從“活動育人”開始
開學季
畢業(yè)季
國旗下表演
澆花澆根,從“家!遍_始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學校是孩子學習的地方。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的兩個重要環(huán)境,只有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能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2023年11月17日,繁江小學政教處副主任黃瑜庭老師在全區(qū)心理報告分析會上作交流發(fā)言,深受一致好評。
德育之花,百花齊放
教室門口“繁星閃耀”牌上,記錄著班級在“安全”“紀律”“衛(wèi)生”方面的情況,每個月根據星星的獲得評選出“三美班級”。
(1)特色課程獎勵
1.訪榮軍院——讓孩子走進英雄的世界,聆聽革命故事,增強愛國之情;
2.游東湖——李德裕清廉為官的故事、費密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愛家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
3.觀影活動——孩子們觀看《我和我的祖國》,在電影中,他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歷經滄桑,卻生生不息;苦難深重,卻綿延不絕。正是無數默默奉獻的人們才造就了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
4.“包餃子”“包湯圓”——讓孩子們體會到勞動的喜悅,自己動手包的餃子、湯圓就是香。
5.尋訪艾蕪故居——讓孩子們體會沉淀在歷史里的文化,也為我們有這樣的校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人人都是繁小宣傳員
2023年度繁江小學校園新聞在國家、省、市、區(qū)各級平臺宣傳高達360次,積極配合中央電視臺、國防時報、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新都融媒體、新都區(qū)教育局拍攝新聞、校園活動、形象宣傳片10余次,校園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同步更新繁小資訊,微信公眾號全年推送文章348篇,總閱讀量60萬+,開辟視頻號、抖音號“繁小燕子老師”,對校園活動進行宣傳,瀏覽量10萬+,校園公眾號推文、視頻號,全校老師、家長們第一時間積極轉發(fā)、推廣,真正做到人人都是德育人,人人都是繁小宣傳員。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小學德育是“花之根”,是“人之心”。我們要用“澆根”的細膩、“育心”的智慧,培根鑄魂,把一顆顆小樹苗培養(yǎng)成參天大樹!(賴波 通訊員 黃瑜庭 吳艷)
成都市新都區(qū)繁江小學,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