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下午15點,成都市沙河源小學校、成都市東華小學校與法國瓦倫斯學校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舉行友好學校備忘錄簽約儀式 。此次合作以“教育互通、文化共融”為核心,標志著中法基礎教育人文交流進入新階段,為兩國青少年搭建起文化橋梁。
教育無國界 三校共繪合作藍圖
法國瓦倫斯學校小學部校長羅賓·杜邦(Robin DUPONT)通過視頻致辭,以“教育是照亮人類共同未來的明燈”為引,闡釋了法國教育注重創(chuàng)造力與多元文化融合的理念。隨后播放的宣傳片,展示了瓦倫斯學校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的辦學成果。
成都市沙河源小學校長朱玉清表示,交流是文明進步的關鍵,此次簽約是中法文化互鑒的實踐,還提出圍繞非遺、生態(tài)教育等課程開展合作。成都市東華小學校校長陳婷婷分享了國際理解教育探索,計劃通過“云端課堂”和法國師生共同研究蜀繡、川劇等傳統文化。
簽約啟新程 從儀式到行動的承諾
在金牛區(qū)教育督學黃建軍和師生見證下,三校校長線上簽署合作協議。協議涵蓋資源共享、聯合教研、主題研學等六大領域,提出每年舉辦“中法文化周”,通過戲劇、美食活動加深青少年對彼此文化的理解。
沙河源小學學生以中國民族樂器古箏伴奏演繹中國民謠《茉莉花》,悠揚琴聲與童聲合唱相映成趣。這一東方韻味的藝術展示,恰與瓦倫斯學校宣傳片中法國學生的油畫創(chuàng)作形成跨文化呼應,彰顯藝術作為人類共通語言的力量。
面向未來 構建長效交流機制
活動在“云合影”中落下帷幕,但合作的長卷正徐徐展開。金牛區(qū)教育督學黃建軍評價:“這種‘課程共研、文化共生’的模式,將為區(qū)域教育國際化提供創(chuàng)新樣本!
從成都平原到羅納河畔,三校的合作不僅是教育資源的整合,更是文明對話的實踐。在全球化背景下,此次合作以人文交流為筆,書寫教育新篇章。正如主持詞所言:“同一個目標攜手共進,同一個夢想合作共贏”,中法教育工作者正以實際行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青春力量。(賴波 賴羽綸)
成都市沙河源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