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明月,敘情懷,吟詩作賦;沐清風,講人生,談古論今——是語文老師,但不是語文教學。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2020年9月10日,值此教師節(jié)之際,成都市勝西小學語文部在李嵐主任和丁璐部長的帶領下開展了新學期的第一次“蓄能”會。
一、教師三要
李主任在會上提出,無論是新進“小花”“三十而已”的小姐姐,還是即將過期的“小鮮肉”,都要做到“三要”:要虛心、要學習、要反思。
要虛心:“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要虛心向其他老師請教,向同年級的、向老教師、向優(yōu)秀教師甚至校外教師等學習。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教師更應該有終身學習精神,利用各種學習平臺,多看、多聽、多思、多悟,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yè)學習。要反思:要深入專研教材,并結合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以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二、教學三重
丁部長帶著老師們一起重溫了教學常規(guī)。提出語文教學的三重。
重教學計劃的多維度:涉及到教材內容分析、學生基本情況、教學任務、教學進度等方面。重教學備課的融合性:課前修改、課中調整、課后反思的要求,提倡備課應做到共性與個性的有機融合。重教學實踐的參與性:勝西小學生態(tài)課堂的教學實踐,更是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交給學生。另外,丁部長就作業(yè)的布置、聽課、獻課提出相應的要求。
一場“讓學引思”的語文教學專題研討會雖已結束,但“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的教學反思仍在進行中。若要擁有“一筆展功力,一畫寫人生”的實力,必定要更多付出,要“腳踏實地,抬頭看天”,才能擁有“游刃三尺秀風采,進退容止香盈袖”的境地。(賴波 通訊員 馬高麗)
成都市勝西小學語文部,青年教師教學專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