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5日,天府新區(qū)第四小學、華陽小學語文教師相聚天府四小學術廳,聆聽了校長助理廖丹萍老師給大家分享的《做個幸福的“懶”老師》專題講座。
講座伊始,由蘇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話引入,廖丹萍老師提出語文教師不僅僅是語文教師還是班主任,這就需要找準定位,做班級的領航標。她從班級管理方面出發(fā),指出教師應當重視習慣的力量,讓常規(guī)為生命的成長保駕護航。
廖丹萍老師以“一日常規(guī)”為藍本,為大家詳細分享了從課前到課中以及課后學生一系列的常規(guī)要求。最后廖丹萍老師指出,“一日常規(guī)”不僅是學生“做”的過程,更是滲透文化意識的過程。“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相信兩校教師會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廖丹萍老師還從語文教學出發(fā)向大家傳授了“授人以漁”——方法大于說教,在傳承中創(chuàng)造。學習能力是學生適應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獲得學習效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七大綜合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習者將知識轉化為才智,并在新的情境或客觀實際中靈活、機智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學習能力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各科任務的個性心理特征。針對學習者學習策略運用,廖丹萍老師分門別類、一一列舉了學習能力的具體方法:腹部呼吸訓練、瞬間抽取信息訓練、快速閱讀十法訓練、冥想操練、浮想聯翩……老師們聽后受益匪淺,為今后學生學習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科學的技術支撐。
學生最激動人心的歡樂是在童年時期的閱讀時光。“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廖丹萍老師指出,作為一線的語文老師,要把每一名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擴展閱讀,為孩子們保駕護航。培養(yǎng)學生對書的酷愛,親近母語,積累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
廖丹萍老師以她特有的親和力、真誠的語言以及對教育的熱愛和追求感染了每一位老師。此次講座,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理論水平,增強工作的時效性,老師們都立志把自己塑造成一位新型有愛心、有智慧、有魅力的“懶”老師。(魏雅莉 通訊員 秦小茜 王雨涵)
天府四小,華陽小學,語文教師,幸福的“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