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7日,成都市雙流區(qū)實驗小學進行了第三天的線上教學。按照市區(qū)教育局要求,該校一、二年級教師以投放任務包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
一年級以“認識新學校”為主題,和雙流區(qū)實驗小學吉祥物——銀杏娃樂樂一起認識校名、;铡⑿,欣賞校歌,增強對學校的文化認同感;同時,將學科知識和勞動教育、體育教育、藝術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年級通過“識字星級闖關”“我是自己的小老師”等活動讓學生增加居家學習的樂趣,老師們充滿童真童趣的評價語不斷激勵和指導學生開展有效學習。
在“資源全供給,形式多樣化,師生同互動”的基本原則下,雙流區(qū)實驗小學三至六年級的師生借助“騰訊會議”開啟直播課堂,師生“云”相見。
課前:教師充分準備
為了減少在線上課堂中出現(xiàn)手忙腳亂的情況,老師們提前備課。除了傳統(tǒng)備學生、備教材外,還要提前“備設備”。
五年級老師們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就先進入騰訊會議,熟悉相關操作和常用功能。早上各班老師再次提前進入騰訊會議并熟悉流程,然后邀請學生進入。有備而來,課堂更精彩。
課中:師生充分互動
雖然是線上直播課堂,也有滿滿的儀式感。老師們在課前認真點名,確保在線的孩子一個都不能少;師生相互問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明確課堂紀律,高效學習更有保障。線上課堂中,麥克風、暫停鍵、攝像頭都成了教學的工具。停并不是慢,而是讓孩子們不流于上課形式,充分思考與互動。
攝像頭也成了教師課堂組織的好幫手:“舉起你的課堂練習本,讓老師看看”,即時反饋學生課堂作業(yè)的完成情況;“把你的練習拍下來發(fā)送一下”“把背打直,注意坐姿”“默讀時不動唇,不出聲”……老師們通過攝像頭關注著學生的每一個細節(jié)。疫情讓人與人暫不得相見,愛讓該校師生距離無限縮短。
課后:學校研討推進
當天下午2點,該校全體行政通過“騰訊會議”開展線上教學推進會。閆瑾副校長通報當天上午雙流區(qū)教科院馮之剛主任對該校線上教學巡課的反饋,然后總結自己巡課時發(fā)現(xiàn)的亮點與問題。接著,各年級蹲點行政總結巡課時發(fā)現(xiàn)的在線教學情況及改進建議。祝波校長在總結中指出,對于線上學習要主動求變、主動適應,形成良好的線上線下的常態(tài)化教學習慣。
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雙流實小能迎難而上,把挑戰(zhàn)變?yōu)闄C遇,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發(fā)展。(江蕾)
雙流區(qū)實驗小學,直播課堂,線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