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促進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探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時效性、高效性,更好地挖掘教材內涵,探討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大邑縣教育局教研室邀請了成都市英語教研員樊波老師以及成都市廖燕青名師工作室開展成都名師走進大邑同課異構活動。2022年4月28日,在教師們的翹首期盼中,此次活動在大邑縣北街小學階梯教室如期舉行,偌大的階梯教室,座無虛席,全縣的小學英語教師齊聚一堂。
此次同課異構活動由北街小學王馭驍老師和四川師范大學附屬青臺山小學教師暨四川師范大學基礎教育集團英語名師工作室都培老師執(zhí)教。與會專家有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英語教研員、“國培計劃”培訓專家、中國英語閱讀教育研究院專聘研究員樊波老師,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廖燕青老師,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英語教師、青羊區(qū)小學英語學科帶頭人、青羊名師任超平老師,大邑縣小學教研室副主任王瑩菊,大邑縣小學英語教研員楊潔老師。同時,參與活動的還有邛崍市教培中心英語教研員寧守曾老師和金堂縣教培中心英語教研員李麗老師。
在北街小學英語組組長王曉琴老師的歡迎詞和老師們熱烈的掌聲中,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首先是兩位授課老師的課例展示,所執(zhí)教的課例是川教版五年級下冊的《Buying a Present》一課。兩位老師的課精彩紛呈,各有千秋,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同樣的教學內容演繹了不一樣的精彩。
王老師雖然是一位青年教師,但是她用自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對自己的教材內容進行細心打磨、巧妙設計,不唯書,整合和創(chuàng)新課堂資源,精心設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教師智慧熱情,學生積極主動,實現(xiàn)教與學的完美結合。
都培老師的大師風范,獨特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和精湛的教學藝術,以及靈活的教學機制,征服了在場的老師們,讓大家領略了她對教材和課堂的精準把握,以及對學生的密切關注,注重啟發(fā)式提問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注重師生的有效互動,更注重英語語言的交際功能和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課堂處處閃耀著學生思維和智慧的火花,一步步實現(xiàn)了布魯姆目標中的各個層級,給學生建構了一個有持久價值的主題,搭建了完整的語言信息。
課后,兩位老師針對自己的課堂進行了說課,闡述了自己的設計思路和意圖。獨特鮮活的文本解析視角、循循善誘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大家對她們的教學有了更深刻和明晰的認識。
然后,廖老師給大家做了關于布魯姆目標分類怎么和課堂提問相結合的培訓,以都老師的課堂為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布魯姆目標在課堂提問中的體現(xiàn),在層層深入的提問中,一步步實現(xiàn)布魯姆目標中識記、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新的層面,以達到對學生更多的高階思維的訓練。廖老師還給老師們提供素材,在討論中練習各個層級的提問,將理解到的理論運用到實際操作中,真正學練結合,教師們受益匪淺。
最后,樊老師對本次活動做了高屋建瓴的專業(yè)點評。在點評中,樊老師對兩節(jié)展示課給予了高度評價,王老師在課題引入中設置了真實的語境,不急不躁地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建構邏輯性語言框架。都老師更注重語言的整體和結構化,給學生建構了有意義有價值的語言主題。最后,樊老師為大邑縣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指導性建議,讓老師們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前路如虹,老師們在前進的路上更有力量和信心。
此次同課異構活動,有名師的引領示范,有青年教師的勇于創(chuàng)新,有專家的深度解讀,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教學智慧的碰撞,也是靈感的集中展現(xiàn),讓大家清晰地看到不同教師對同一教材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讓老師們對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打開了老師們的教學思路,教學將會更具個性化,從而真正實現(xiàn)資源共享和優(yōu)勢互補,揚長避短,促進課堂質效提升和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闊步前行。(張紅)
成都名師走進大邑,小學英語,同課異構,大邑縣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