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成都市新都區(qū)教科院附屬小學校二年級的孩子們結束了“材料”單元的學習,以“我是小小設計師——做一頂帽子”為題,各顯神通,做了屬于自己的帽子,為一學期的科學課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孩子們體驗了“設計草圖-選擇材料-制作帽子-展示分享”的項目過程。
孩子們制作的帽子造型各異,有樹葉帽、軍人帽、創(chuàng)意帽、鴨舌帽、魔術帽、博士帽、休閑帽、古人帽……選材均為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卡紙、樹枝、樹葉、瓦楞紙、扭扭棒、撲克牌、舊衣服、外賣盒等。獨一無二的設計和獨具特色的創(chuàng)意風格,讓老師和同學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稱贊。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了解了同種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種材料制作,它們的功能和用途不一樣,進一步建立“材料”與“功能”的聯(lián)系。此外,學生還通過分析、比較提供的材料特點,基于“結構與功能”等跨學科概念,發(fā)散思維,做出相應的帽子模型,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還能夠加強環(huán)保意識。
“做一頂帽子”實踐活動,既讓孩子們感受到將不同材料變廢為寶的樂趣,也讓孩子們體會到分享的喜悅,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張紅 通訊員 王霞)
Show出你的帽子,新都區(qū)教科院附小,二年級手藝人,材帽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