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語文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與單篇教學融合的理解,探討文本選材與中心主旨的關聯(lián)性,2025年4月8日,由李曉娟名師工作室牽頭、郫都區(qū)古城學校承辦的專題教研活動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特邀名師工作室導師李曉娟、成都市教科所中學語文教研員代華擔任指導專家,名師工作室全體學員、成都市郫都區(qū)岷陽實驗外國語學校及省共體、區(qū)域聯(lián)盟學校全體語文教師參與活動。
課例展示:同課異構顯匠心
名師工作室成員駱婷老師以《阿長與山海經(jīng)》為教學篇目,緊緊圍繞“文章為什么要寫阿長的諸多小事”這一核心問題,從詳略安排、細節(jié)選材、視角交織三方面組織教學活動。駱老師在課堂中巧妙融入單元人文主題“小人物的光輝品格”,帶領學生共同探討“瑣事”如何服務于文章的人物刻畫與情感表達。
古城學校楊涵老師同課異構《阿長與山海經(jīng)》。楊老師緊扣“選材與中心”的教研主題,以“詳略安排”為抓手,設計“單元對比,深化詳略意識”的課堂活動,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分析單元課文片段,探討作者詳略安排的深層意圖,強化學生對“選材為立意服務”的認知。
專家引領:深度研討促提升
名師工作室導師李曉娟結合兩堂課例,提出了“三聚焦”策略:聚焦單元目標定方向、聚焦文本特質選路徑、聚焦學生痛點設支架,強調(diào)單篇教學需在單元框架下挖掘選材的典型性與表達的獨特性。
市教科所教研員代華老師從新課標視角剖析,指出“整體與單篇的辯證關系”:單元教學應避免碎片化,單篇教學需承擔單元能力培養(yǎng)的專項功能;并以《阿長與山海經(jīng)》為例,示范如何通過選材分析構建“言語—思維—情感”三位一體的教學路徑。
集體研討:思維碰撞共成長
與會教師圍繞“如何在有限課時中平衡單元整合與單篇精讀”“選材分析的教學梯度設計”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李曉娟老師現(xiàn)場解答一線教師困惑,提出“以主問題貫穿單元、以微項目落實單篇”的實踐建議,為教學改進提供新思路。
本次活動通過課例示范、專家講座、互動研討的立體化教研模式,為參訓教師厘清了單元整體教學與單篇教學的關系,尤其在“選材服務于中心”的實操策略上形成共識。與會教師紛紛表示,將以此次研討為起點,在教學中進一步實踐“整體觀照下的精準教學”,助力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進階發(fā)展。(翁玉華 通訊員 駱婷)
岷陽實外